警惕“病”入膏方 产业发展需“治未病”

“学界对膏方科学内涵研究不足,个别医生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加上管理规范的缺失,是时候给膏方来‘一贴补方’了。”12月21日在东阿阿胶举行的2011膏方发展研讨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杨龙会一语点到了膏方的痛处。

他指出,虽然近年来膏方数量在江浙沪地区屡创新高,在北方地区方兴未艾,但高起点规范化问题已成为膏方发展潜在的拦路虎,亟需通过政企学研联手的方式尽快解决。作为治未病重要技术手段的膏方,自身发展也需“治未病”。

据上海龙华医院副院长周端介绍,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作为治未病重要手段的膏方日益为更多人所看重。以膏方发展基础较好的上海地区为例,近些年每年膏方的需求量都超过了20万料,产值逾3亿元。而江浙沪等地还正以每年15%的速度持续增长,北京、安徽、山东等多个地区也已经启动或准备启动膏方工作。

警惕“病”入膏方 产业发展需“治未病”

然而,看似繁荣的膏方市场也并非全无隐忧。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仅从经济利益出发、原料、处方及加工规范缺失,这是膏方发展的最大桎梏。据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顾植山介绍,以膏方的主要原料阿胶为例,只有用东阿阿胶并取地下水熬制膏方,才能达到理想的效力。但现在很多医生在开具膏方时对此并无认知,而加工企业也是毫无规范,加之药材质量良莠不齐,这些都可能造成临床疗效不理想,也就对膏方的进一步推广带来阻碍。为此,专家们提议,针对膏方整个产业链上的各环节,都需要设置相应的准入资质以提高行业门槛,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

“对膏方系统地学术研究不足,临床应用的样本数据缺失,这些标准化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国内新兴消费者及国际社会对膏方的认可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范吉平认为,当前需要构建权威的膏方学术交流平台,对于膏方进行系统化的“解剖”,对其临床功效进行标准化的研究。同时,需要扩大膏方的应用范围,不仅仅立足于“治未病”,还要发挥膏方在治疗慢性病方面的功效,丰富其治疗手段。

对于此,杨龙会建言,膏方应用的进一步挖掘和推广需要多方配合,可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方参与的模式,打造政企学研的协作平台。 “近几年,东阿阿胶一直在膏方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持续投入,支持膏方的学术研究和市场推广。事实证明,只有政府、医院、高校等均参与其中,膏方产业才能快速发展。”杨龙会强调,中医的技术手段原本就比较少,如膏方这样的传统优势方法若再不加以善用,中医的前景就令人堪忧。

研讨会上,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表示,膏方产业能否健康发展,安全、有效是其传承创新的关键,东阿阿胶愿意以道地东阿阿胶和全国的名医、名院、名店、名科合作,通过建设膏方治未病中心推动传统膏方产业健康发展,做中医药养生文化和膏方滋补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

除此之外,专家们还提出要开展各地各级部门专家培训,培养出膏方专家;取得媒体支持,利用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为膏方的发展培养良好的群众基础;医院可通过膏方节、健康讲座、义诊等形式,开展医院的膏方宣传;设置专项扶持经费、重视膏方中医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推广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