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承两千年家信文化 云家信让中老年人融入网络时代

 不记得是哪年的春晚,火了李春波的《一封家书》,“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这些朴实叙事娓娓道来的歌词,唱出了在外打工儿女的心声。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家书文化,时至今日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早有刘邦的《手敕太子文》、诸葛亮的《诫子书》,近有鲁迅的《两地书》、胡适的《家书手记》。中国的家书文化正是体现了亲人间那种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家书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最宝贵的真情,承载着我们对家人无限的希冀。因此也才有了杜甫的那个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但到了互联网时代,在外忙碌的我们,已经慢慢忘记了家书。虽然一条短信、一通电话都远远要比家书来的更亲切,但我们也很少给长辈带去问候。我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QQ、微博、微信上,却因此忽略了亲人,忘记了家书。

  对长辈来说,互联网是陌生的,更是复杂的。我们很难教会长辈如何去用电脑,如何去聊QQ,发微博,上微信,这对他们来说都太难了,所以长辈很难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慢慢的开始变得孤单、孤独。我们关爱长辈,需要一封家书。

  

 

 

  既然我们喜欢用互联网,就不妨用互联网给长辈带去家书。云家信正是解决老年人无法融入网络时代的钥匙。通过不同的客户端操作,让老人只看不写,既看到了我们的生活,又不会参与其中我们,老人使用的“云家信·阅”客户端,可以完整的看到我们发布的状态,同时内置的非实时式的留言沟通又不会让你觉得长辈的打扰很烦躁,想什么时候听就什么时候听,不会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干扰。

  同时你在休闲之余又可以通过“云家信·传”给老人发去最近的各种动态,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语音、视频,无拘无束,想发什么就发什么。这种非对称式客户端大幅的降低了中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门槛,让长辈们能更轻松的融入到互联网的家书时代。

  互联网时代,家书恰似鹅毛,言轻但却包裹着浓浓的情谊。云家信让我们能延续两千年多年的传统,把家书文化源远流长的发源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