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微博曝职业乞讨真相:一天可讨670元

1秒钟赚到100美元?制造这个“赚钱神话”的,竟是上海轨交站内的乞讨者。

一位轨交民警曾在微博上感慨:“在整治车站乞讨的过程中,一名乞讨人员对我说:你一天累死累活赚那么点,还来管我,你知道我今天讨了多少?670元!你连我都不如,管我干嘛?”

上海警方的一个微博透露,自2008年以来,在进轨交综合执法工作站次数的排行榜上,何某以309次位居第一,陈老太以292次暂列第二,包某以241次位列第三……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有相当一部分乞丐并非是丧失劳动能力的弱者,乞讨正逐渐演化成一种“职业”——乞讨专业户,他们以各种伎俩造假,博得人们的同 情,不劳而获地骗取钱财。要从根本上消除乞讨现象,除了严厉打击外,应该规范和完善社会救助措施和机制,让真正的弱势群体能够得到帮助。

警察微博揭职业乞讨真相:一天可讨670元

职业乞丐乞讨资料图

地铁频现乞讨专业户

当一名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的老人被送进上海轨交徐家汇站综合执法站时,民警吴春雨看着他无奈地摇摇头。根据电脑档案记录显示,这名老人已是第64次来这里接受教育了。

这是《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采访轨交警方查处乞讨人员时看到的情景。

据吴春雨介绍,在每日查处的乞讨人员中,“老面孔”占了绝大多数。经常进出执法站的还有吕某一家五口。“他们常在执法站‘团聚’。29岁的吕某带着 小女儿乞讨,30岁的丈夫汪某带着大女儿和小儿子乞讨。”就在前几天,一家五口前后相差1个小时在执法站“团聚”,3个孩子聚在一起玩游戏,夫妻俩在一旁 交流“心得”。50岁的黄某进出执法站也超过百次,他经常带着一名中过风的老伯一起乞讨,以要照顾老伯为名逃避拘留处罚。

而在人民广场站的执法站,平均每天也有二十多个乞讨人员被送进来,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八十多个。据轨交总队人民广场派出所民警杨丽介绍,不少父母带着 孩子远道而来,以筹学费的名义在轨道车厢里行乞。警方也曾经资助过一名行乞的孩子,但依然没能改变孩子的生活,孩子还是被家长连续带出来三年,不是因为 穷,而是把乞讨作为一种发家致富或谋生的手段了。

在警方日常处理的乞讨人员中,不少人收入颇丰,甚至远超上班族。41岁男子臧某,半天乞讨收入就达500元,其中不乏外币。甚至还有乞讨人员问民 警:“你一天能赚多少,还来管我,我今天就讨了670元!你连我都不如。”这些乞讨“老面孔”因为“看不上”警方提供的饭菜,会自己叫外卖,16元的鸭腿 饭、牛肉饭套餐加饮料,甚至还有叫肯德基的。

微博发布“乞讨排行榜”

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轨道公交总队各综合执法站共查处地铁乞讨行为9006起,收送强行乞讨人员962人次。其中,被查处10次以上的达7802起,411人次。

面对屡禁不止的乞讨行为,上海警方也在想方设法,采取有效措施。

8月14日,市轨交公交总队徐家汇站治安派出所官方微博“轨交警花”发布一条被网友称为“乞讨排行榜”的信息,曝光了2008年以来被轨交综合执法 工作站查处次数排名前三的乞讨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在进综合执法工作站次数的排行榜上,22岁的何某以309次位居第一,88岁的陈老太以292次暂列 第二,27岁的包某以241次尾随其后,大有利用年龄优势赶超之势……”据警方透露,何某,来自辽宁,暂住在铁路上海站附近,文盲,脚有残疾。陈老太来自 安徽,下午与老乡打麻将,赢钱就不出来,输了就出来讨点赌资。甘肃人包某与老婆张某一个吹笛一个卖唱,共同乞讨,但两人都是打开音响搞假唱。

记者从上海警方获悉,在微博上推出这一与警务工作相关的专题,是希望让地铁乘客了解这些乞讨者并非迫于生活,而是想不劳而获,希望更多乘客了解“乞讨”的真相后,配合警方工作,还地铁车厢安宁有序的环境。

尽管并非出于恶意,但该“排行榜”发布后,还是引发了如潮的争议。

有市民表示,排在“榜首”的乞讨者,或是文盲残疾,或是老人,都是社会弱势群体,警方将其“示众”,伤害了乞讨者的自尊,“不人道”、“缺乏爱心”。

也有不少市民认为:“打击职业乞丐也是为真正乞讨者维护公平。不要让人们的同情心被浪费!这些职业乞讨者是社会冷漠的始作俑者!”

如何根治假乞讨现象

记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一个案例:去年年底,河南人李某通过编造到上海残疾人联合会说唱团表演、每月工资500元的谎言,将3名盲人 从河南老家诱骗至上海后,采用胁迫手段让3名盲人从事马路乞讨,乞讨收入归其所有。案发后,浦东新区检察院提前介入,侦查取证。近日,检察院以涉嫌组织残 疾人乞讨罪对李某依法批准逮捕,这是上海检察机关批捕的首起组织残疾人乞讨罪案。

不过,这仅仅是个案,绝大部分乞讨“老面孔”或以乞讨为职业的“假乞丐”仍然“逍遥法外”。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只有“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以其他 滋扰他人方式乞讨的”及“胁迫、诱骗或利用他人乞讨的”方可处以治安拘留、罚款。记者从警方获悉,根据法律规定,对于大多数职业乞讨者,只能将他们留置至 22时或送入救助站,但他们到达救助站后往往不接受救助,第二天又可以出现在地铁车厢行乞。

此外,法律还规定有未成年人需照顾的违法嫌疑人不得拘留,70岁以上老人免于治安处罚,于是,幼儿、老人、残疾是乞讨者的“三大法宝”,被他们当成了“护身符”,也让真正的弱势群体无法得到应有的帮助。

为了动员广大市民一起遏制地铁乞讨现象,还地铁车厢安宁有序的环境,8月6日起,轨交徐家汇站治安派出所推出了“微信”举报的新举措。在信号良好的情况下,乘客发出微信5分钟内,民警即可到达相应车厢。

据警方介绍,迄今为止每天都能接到2到3个微信举报,最多时一天接到5个举报,大部分集中在晚高峰过后。不少乘客还会主动上传照片,以便警方辨识、取证。

对于如何从根本上消除乞讨现象,许多市民认为,一方面,对以乞讨为职业,意在不劳而获、以乞讨为幌子实则行骗偷窃的“假乞丐”们要进行严厉打击。更 重要的是,应该加大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救助措施和机制需要规范和完善,让真正的弱势群体能够得到帮助,让不劳而获者没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