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低保标准、农村低保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定期定量救济对象补助标准……上海今年会提高这5类社会救助标准,全市每年平均约有45.89万人享受政府生活救助。这是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消息。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出席并讲话,副市长姜平做工作报告。根据要求,各级部门需在本月底前将补助金发放到位,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做到,可在发放5月份补助金时补发。
5类标准得到提高
根据规定,城镇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505元调整为每人每月570元;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4320元调整为每人每年5160元,也就是从每人每月36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430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日常生活费标准从每人每年7044元调整为每人每年7560元,即每月630元;重残无业补助对象等其他定期定量救济对象的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分别增加84元到265元不等。
市民政局透露,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实际就业行为的,“就业补贴”从每人每月522元调整到每人每月595元。希望鼓励低保家庭中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员走出家庭,积极就业,实实在在地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低保标准5年涨78%
据悉,调整低保标准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通过调整低保标准化解物价上涨对低保家庭生活造成的困难;其次是本市居民基本生活成本因素,保障贫困居民基本生活;另外是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因素,低保家庭应当随经济发展适当改善生活;还有是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因素,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接近城市居民生活水平,要适当提高农村的保障水平。
上海已建立完善低保标准与物价指数、人均消费指数、最低工资标准、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因素相关联的调整机制,筑起了一道反贫困的安全网。目前,全市每年平均约有45.89万人享受政府生活救助。城镇低保标准从2007年的每月320元提高到如今的570元,增长了78%,农村低保标准增幅达到101%,为40万低保人群等累计支出各类救助资金约80亿元。不仅如此,本市还建立了社会救助标准和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多次启动临时价格补贴,覆盖了130万人次困难人群。
支出型贫困对象纳入低保
家庭人均收入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却因大病重病、子女就学、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刚性支出”过大,实际生活水平反而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这部分“支出型”贫困对象,上海将在“十二五”期间将其基本生活保障纳入低保制度,并建立发现、预警和帮扶机制。目前,浦东新区、静安区等已开始在各自区域内进行试点。静安区先后对区内1405户困难家庭开展摸底调查,并制定了试行办法,对其中84户家庭186人发放了帮扶资金,共计15.6万元。
有言千里来评论,无言对面静悄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