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今年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

  

新国标实施步骤

新国标实施步骤

 

  

2011年新建商品房月环比价格下降、持平、上涨城市数

2011年新建商品房月环比价格下降、持平、上涨城市数

 

  “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昨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

  政府工作报告

  绝不牺牲环境换经济发展

  #PM2.5#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解读

  @中科院院士、煤化工专家、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谢克昌: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所有任务中,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篇幅增加很多,新的提法也不少。比如,这是首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出,要求抓紧制定出台该工作方案。据悉,去年年底,发改委提出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概念,目前正在制定相关方案。

  声音

  @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防治PM2.5需要从源头治理,联防联控。其表示,珠三角因为是在一个省内,机制上联防联控相对较为容易,而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因为跨省,更加需要从体制机制层面联手防控PM2.5,张全建议,国家在法律和政府管理层面作出体制机制安排,加大力度统筹人口导向、资源利用和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区域放置规划,明确配套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

  保障房新开工700万套

  #楼市调控# 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

  解读

  去年报告提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今年提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代表委员认为,这彰显中央坚持房产调控不动摇的决心。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2012年,我国保障房将新开工建设700万套,虽然数量比去年的1000万套有所减少,但实际在建工程量巨大,资金投入也将超过去年。

  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要坚决杜绝“开宝马、住保障房”这类怪现象,不要把一个好端端的“民心工程”变成“闹心工程”。从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社会监督、依法惩处三大机制着手,实现保障房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张泓铭委员认为,楼市调控向何处去,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明确方向。今年关键是“严格执行”与“逐步完善”的统一。

  政府工作报告

  12类大病纳入保障范围

  #社会保障#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加快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发放。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全面推开尿毒症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解读

  @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今年实现全覆盖,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监管,实现保值增值,这是一个新的提法。社保基金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的贬值压力,是近几年全社会都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去年五项社保基金全年贬值超过一千亿。而过去十年社保基金的贬值损失达到六七千亿。

  声音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大国企是因为它们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待遇。在公共资源分配上向民生福利保障倾斜,通过健全社保体系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减轻城乡居民的生活负担,尤其是让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群众和城镇低收入群体获得公平的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

  教育投入已占GDP 4%

  #教育# 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解读

  @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在2012年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实现4%的目标是有希望的。早在2010年财政部开始准备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编入财政预算的方案。为实现这一目标已明确提出严格执行法定增长的要求,财政教育投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不是简单的高于,而是要明显高于”,并要提高教育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

  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如何用好这些钱是一个大问题。教育经费的使用也要立足于怎么有利于创新,怎么产生更好的效益。过去的教育经费使用状况管理得比较死,缺少灵活性。教育经费最重要的不是用在那些无用的课题上,还是要用到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