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南 复习数学最好选在下午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来临了。在剩下的20天左右的时间里,如何复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考分,是考生及其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常年工作在高考一线的名师,请他们谈一谈在高考中考生常出现哪些问题,以及在考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复习。希望这组稿件,能够对考生提供一些帮助。

数学历来都是高考的重头戏,必须全力以赴争取到最好成绩。现在已进入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如何复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成绩?深圳中学洪建明老师建议,以2011年考纲为线索全面梳理知识点,模拟训练的主要题型应是综合性解答题。另外,高考数学科是安排在6月7日下午,考生应尽量安排下午复习数学,把自己在这一时段的理性思维调节到最佳竞技状态。

洪建明是深圳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成员。在近六年的深圳市高考调研考试中,他一直是数学试题的主要命题人之一。2010年高考,他的学生夺得了深圳市理科状元,还有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名列广东省前100名。

洪老师说,从近几年的数学科高考来看,很多考生因为概念不清、知识点没掌握而丢分,非常可惜。他建议,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每天花20分钟时间通读2011年考纲,全面梳理各部分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基本方法、主要题型及其解法。对照考纲,目的是查漏补缺,修正不足。如考纲中要求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正余弦定理等,以及会设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程序框图,还有了解最小二乘法、散点图、相关系数等概念,可能是不少考生的盲点。

另外,考生还要回顾已往做错题目的正确解法,借此堵住思维漏洞。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还需不需要做题进行模拟训练?洪老师认为,做适量的数学题是必须的,否则“题感”变差,反应慢,不利应考。他建议:高考数学科是安排在6月7日下午,依此,考生应尽量安排下午复习数学,每天90分钟到120分钟,使自己这时段的理性思维调节到最佳竞技状态。另外,在知识交汇点处命题,是高考数学命题的一个常态,因此,训练的主要题型应是综合性解答题,训练各类知识方法的“搭桥”沟通。

洪老师还重点介绍了同类重点题型的训练。

一是三角向量题。须注意角的范围,选用公式是否恰当(如慎用同角间的三角函数关系式解方程组),考虑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多解,不要混淆向量垂直与共线的充要条件等。

二是立体几何题。须注意推理证明的严密性,尽量不用课本上未出现的定理与公式(如三垂线定理,射影面积公式求二面角,文科生慎用空间向量等),理科生选用纯几何法计算时不要遗漏推理定角步骤等。

三是概率统计题。须注意计算概率时要做适当文字或符号表述,不能只写答案。但文科生慎用排列组合知识解题。

四是解析几何题。忌讳不利用定义、图形的几何特征瞎算,近期只做一道涉及韦达定理的试题以防意外,不要忽视变量的范围,不做繁杂数字运算的解析几何题,以免影响情绪。

五是函数不等式题。须注意分类的不重不漏,定义域的限制作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的等号成立条件,函数图像的指导作用。

六是数列与推理题。须注意求出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是否适用所有项,试题中设置的“台阶”信息是突破解题方向的重要线索,不完全归纳法仅是建立猜想的手段,整数简单性质(如奇偶性等)的利用值得关注;利用,也是命题的方向。

洪老师还建议,在最后的20来天时间里,做4套近期各地模拟试卷或2009年、2010年广东高考真题,每套题定时120分钟,目的是检测应试能力,熟悉各种题型的答题时间安排、各类解答题的答题格式、碰到“思维卡壳”时怎样应对、最后时段怎样得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