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教辅书
卖教辅书已过“最好的时代”
“30%?这也太高了!你还以为是上世纪90年代吗?出版社卖教辅早就不是暴利了。”当听到记者对高考教辅利润的估值时,曾在大型出版集团出版部工作,这几年自立门户开起教辅类出版公司的王雅丽(化名)极力否认。
在记者的追问下,她表示“最多就是码洋的10%”。码洋是出版业专有名词,是单本定价与印数的乘积,也就是出版社的销售额。
“之前国家和地方层面 都出了很多文件,整治教辅市场,限制出版,大家都是收紧裤腰。 ”王雅丽的说法也得到了同行李先生的认同。今年2月底,国家四部委就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净化销售渠道。李先生名下的教辅类出版公司已有十几年积累,每年码洋超过1个亿。“如果通过经销商卖书,出版社利润空间在10%左右,不超过15%,这几年竞争压力很大,高考教辅的出版门槛低,很多民营企业都‘削尖脑袋往里钻’。 ”
以他圈内人的眼光看,竞争白热化的现象最终稀释了单家民营出版公司的利润,“国有出版社的优势还是摆在那里,很多人买教辅还是认品牌的。 ”公司有国资背景的曹小姐却不认为固有优势依然坚挺。 “书店和其他行业经销商不同,它是可以退货的,国有出版社一般会设定一个退货率,而民营出版公司为了抢占份额,通常对退货容忍度很大。和书店搞好关系,它们出版的教辅就会放在书架比较显眼的位置上。 ”
她对记者表示,目前她所供职的出版集团是将旗下所有出版社的销售业务集中在发行中心,她也就是所有集团出版读物的代理商。“高考教辅因为有刚性需求,销量比较稳定,但一般出版社的毛利也就是30%,再刨去物流配送费用、发行中心员工的工资等成本,净利润15%左右,比以前低多了。
放大镜
上下游书商共切走七成利润
虽然国营和私营出版社人士都强调利润空间缩减,但记者注意到,每年不间断的高考行情还是造富上下游书商,对考生来说,书商的利益分配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和目前国内平均利润只有5%的中小企业相比,上游出版制造商、中游经销商、下游二级批发商共同切走的利润达一本教辅的70%以上。
“高考教辅一般成本可以控制在书价的30%左右,包括付给印刷厂的钱,纸张费,排版、编辑审稿费等,卖 给书店或电商渠道等中间经销商的价格一般是6折,书店卖给二级批发商的折扣在 7—8折左右。”曹小姐告诉记者。换言之,虽然出版社到手利润不高,但加上经销商层层“盘剥”,最终考生拿到的教辅定价已较成本大幅“膨胀”。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现在出版界最能节省成本的一家公司可以将成本控制在16%,也就是说,剩下84%利润是被渠道经销商、批发商、教育系统等瓜分了。至于经销商与出版商的分成比例,最高可以达到3:1。
“出教辅的成本是比其它读物要低的,最后的定价还不够合理,流转过程中消耗太大了。”在知名出版社编辑部工作的饶小姐评价称,“以插图为例,普通人文社科类的读物必须要请美编来画,或者去图片库购买,而教辅的图片比较简单,很多还是名人头像,没有‘版权’之说,很多企业都将封面设计、装帧这些外包给工作室制作,成本就降低了。 ”饶小姐还告诉记者,作者版税方面,教辅的成本也相对低廉。“很多教材的版权归属于出版社,是集体版权,而不是作者个人。 ”
有言千里来评论,无言对面静悄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