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广州市市长万庆良就涉亚运宗教服务筹备工作进行调研,先后考察了伊斯兰教先贤古墓、道教三元宫、道教城隍庙、佛教大佛寺建设和环境整治情况。万庆良表示,要切实加强各涉亚宗教场所尤其是伊斯兰教场所安保力量,建立宗教场所义工安保队伍。
城隍庙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将于本月30日正式免费开放。万庆良说,“城隍庙是一个城市精神家园的象征,要建就要下本钱,以打造百年精品的标准建设好”,他提出“广场还要再大气点”,对城隍庙周边环境进一步进行美化,种上大树。走进城隍庙大殿,得知城隍爷杨淑山曾写成《请诛贼臣疏》,历数了严嵩五奸十大罪,万庆良笑说:“他是我们廉洁奉公的学习榜样。”大殿中的漆壁画上,道教神仙吕洞宾栩栩如生。万庆良当场吟诵吕洞宾的《绝句》:“独上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简介
城隍庙原是供奉守护城池神祗的坛庙。据道光年间修纂的《南海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年 (1370年),诏封天下神,规定各府、州、县设立城隍之神,前奉木主,后塑神像,于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拜祭。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后经多次重修,先存建筑是清中期风格。随岁月流逝,昔日的建筑多已不存,仅大殿及拜亭尚在。拜亭绿琉璃瓦歇山顶,面阔6.2米,进深7米9架,檐柱及金柱各4根,均为花岗岩抹角楞柱。抬梁式构梁,用如意纹驼峰斗栱承接,雕工较精细。大殿为人字形风火山墙,瓦面坡度陡峭。大殿及拜亭基本保存完整,现为广州试验仪器厂车间。
历史沿革
广州城隍庙位于中山四路忠佑大街内的广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岭南最大城隍庙,现存的城隍庙乃清代重建,目前仅余大殿与拜亭。1993年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对城隍庙最早的记载是在唐朝,有个叫崔炜的读书人进入赵佗之墓,遇到羊城使者的神人,归来后谒见城隍神,见其貌与羊城使者相同,于是备酒肴祭祀,并扩建了城隍庙。
地方长官都要拜谒地方神,广州府的城隍由于是受省级长官拜谒,地位于是比本省其他府城城隍的高,庙自然也建得更为高大了,有仪门、中门、拜亭、大殿、廊庑等,只可惜1920年拆庙建街时,只拆剩现有的大殿和拜亭。到了清雍正年间,广州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广州府城隍庙升格为广东的都城隍庙。
2009年6月2日上午,张广宁一行在检查了中山四路城隍庙的修复情况后,张广宁要求将城隍庙与南越王宫署古迹进行连片规划和保护,珍惜寺庙道观等古迹所沉淀的城市历史,要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广州的历史文化遗产,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现城隍庙的历史风貌,周边环境也要同步整治,与城隍庙建筑风格保持协调,给广州增加一个“和谐的平台”。
有言千里来评论,无言对面静悄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