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中村现状与改造》调查报告即将出炉
城中村的改造,并非一纸规划或一条行政指令就可以速成,当中涉及的问题错综复杂,怎样才能让每一条城中村的改造既能符合城市发展的规划,同时又能让各方的利益共赢呢?
记者日前获悉,广州天鸿建设城中村改造咨询团队与荔湾区团市委以及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社科系合作,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让大学生在假期走进荔湾的20条城中村与村民进行面对面的调查访谈,最后相关的学者专家在大量的调查数据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并汇集成《城中村现状与改造研究》一书。调查报告总结出六大改造模式,并对每一片区的城中村提出具体的改造策略,堪称广州首份城中村改造指南。
为何选择荔湾?
荔湾七成土地属城中村所有
调研报告为何选择荔湾区作为研究对象,记者采访了天鸿建设咨询团队的负责人江浩。江浩认为,荔湾区处于广佛联合桥头堡的重点发展区域,全区有70%的土地属于城中村所有,大量土地分散在各村集体手中,区域内很多重点项目几乎全部为集体用地。研究荔湾城中村的现状和改造思路,对广州市138个城中村的改造具有极强的推广意义。
荔湾城中村改造需资600亿
调研报告通过大量的访谈,总结出城中村改造的四大难点。一是改造模式难选择,目前广州市定下的“一村一策”改造方针是十分正确的,但到底选择哪一种的改造模式,的确难倒了很多人。第二是融资难,城中村改造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据业内人士粗略估算,广州市每条城中村需动用的改造资金高达几十亿元。荔湾区20个城中村要完全改造完成,需要将近600亿元的资金,改造不可避免地要引入社会资金。第三是启动难,土地利用与盘活问题是城中村改造的关键问题。很多城中村很喜欢将村中闲置的地块用来建单体的写字楼,然后出租,这样重复建设的短期利益行为,会让一条村错失改造的最佳时机,使得今后的改造困难重重。
20条城中村分六大模式改造
报告将荔湾区20条城中村(大花园除外)大致划分为五大板块,并提出六大改造模式。分别为大项目带动模式(适宜于东沙板块和海龙围板块),产业改造模式(适宜于桥东板块与海龙围板块),集约改造模式(适宜于大坦沙板块、海龙围板块和东沙板块),整治改造模式(适宜于海龙围板块的海中、龙溪、海北村),成片改造模式(适宜于增滘、海南村和东沙板块),全面改造模式(适宜于花地、茶滘、坑口、东漖村)。
报告认为,现结合大坦沙岛在白鹅潭经济圈的规划定位以及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环境,整个大坦沙岛适宜采取集约整体改造的方式,即将三条村的改造纳入一个整体方案,把整个岛屿的功能布局统筹考虑。
西郊村:西郊村虽有部分土地在岛上,但岛上并没有其村民居住,其在大坦沙岛上的集体土地和集体物业的改造可以紧紧围绕中华液晶城建设进行,依托中华液晶城建设,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商业和服务业。
坦尾村:该村集体物业主要为临建的厂房和仓库,规划将采用全面改造模式,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居住业、商业配套。
河沙村:改造可以考虑拆除所有住宅和低矮临时性集体物业,发展居住业、商业配套。
- 上一篇:广东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 1.7万
- 下一篇:广州免费景点新增九个
有言千里来评论,无言对面静悄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相关推荐
- 本文地址:http://www.22ja.com/88/4188.html
- 文章标题:广州城中村改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