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院发布中小学生成长调查:不足一半学生认为上海是“理想归属地”
调查数据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于2012年2月对本地和外省市在上海读书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开展了一次大型问卷调查
●在上海市中心、近郊和远郊三个区分别抽取了21个小学班级,24个初中班级,对全体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完成将近1500份学生问卷和7份学校情况的调查问卷
郁斐 制图
仅有六成上海学生能听说沪语,不足一半的学生认为上海是“自己未来的理想归属地”,这是昨天在上海社科院召开的成果发布会上,由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作的《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情况最新调查报告》中给出的最新数据。
上海话受到普通话挤压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在上海市中心、近郊和远郊三个区分别抽取了21个小学班级、24个初中班级,对全体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发现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比如,很多学生,甚至本地出生的学生也听不懂上海话。
调查显示,当前上海中小学生的日常习惯用语为普通话,沪语则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即使上海本地出生的学生,也只有60%左右能完全听懂和会说上海话。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外来学生更是有超过半数习惯说老家方言,其次为普通话,最后才是上海话;而上海本地学生中,平时习惯说上海话和普通话的大约各占一半。
主持该调查报告的副所长周海旺研究员介绍,当前上海中小学生的父母的主体为“70后”和“80后”,这些父母已经主要开始说普通话,在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中,上海话势必会受到普通话的挤压。“此外,当前的学校教育普遍不具有‘沪语教育’意识。如今授课语言是普通话,同时也缺乏专门的‘沪语教学’的课程设置。”周海旺说。
女生比男生更愿去国外
此次调查还发现,学生对长大后的职业发展意愿,越是高年纪的学生越是迷茫,有比例很高的本地初中学生以后想到国外学习发展。
调查表明,学生选择今后“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比例最高,为39.7%,其次为“去国外”,为22.6%,选择到其他城市的为9.1%;选择“回老家”的比例最低,仅占6.4%。其中,上海本地学生对上海的归属感最为强烈,选择“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本地生比例高达46.6%,且基本不考虑去其他省市。而外地生的地域归属感相对淡薄,在被问到“长大后最想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时,选择“还说不清”的人数高达25%。
另外,上海本地生也比外省市学生有更强烈的出国意愿,选择“去国外”的本地生为26.8%,远远高于外地生的18.3%。而男女生之间,女生明显比男生更愿意去国外生活,选择“去国外”的女生占比重25.3%,总体高出男生5个百分点,这种差距在上海本地学生中尤为突出,上海女生选择去国外的占到30.4%,而上海男生仅为24.2%。 女生平均成绩超越男生
周海旺介绍,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上海中小学生中,女生几乎每门课的平均成绩都要高于男生。特别是在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这7个年级段中,女生的各科平均分数皆高于男生,平均分值相差在3分左右,除了学业,男生在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也都落后于同龄女生,形成“男孩危机”现象。
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上海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分析他们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外来少年儿童融入上海提供决策参考建议。
两大热点话题
【话题1】 上海小囡不会说上海话
“逼孩子学沪语不如多教些民俗”
针对《2012年上海市中小学生成长情况最新调查报告》主持研究员周海旺所言:当前的学校教育普遍不具有“沪语教育”意识,实际上早报记者了解到,沪语进课堂的现象在本市并不少见,去年,由市教委印发的《2011年供本市托幼园所选用的教学资料目录》中就有一本《阿拉上海人——幼儿乡土文化教育参考资料》。而早在2007年,这一由市教研室编纂的教学资料就成为本市托幼机构的选用教材。
复旦大学教授、吴语方言研究专家游汝杰称,对于上海小囡不会说上海话的现象确实有担忧。“不过,语言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比如100年前说的上海话,和我们今天说的上海话,就有很多发音和词汇不同。几十年以后的上海话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上海话肯定也不尽相同。”强制普及上海话,不如创造土壤,让想学上海话的有地方可学,需要讲普通话的地方,也不固执坚守上海话。
目前,上海不少中小学已有上海话的“兴趣课”。 卢湾一小校长吴蓉瑾表示, “一两所学校办沪语班,作为选修课个性化指导值得提倡,但如果全民皆沪语,甚至沪语强制进课堂,一来难度大,不现实;二来也比较做作。与其生硬地逼着孩子学或说上海话,不如将一些上海特色民俗教给他们。等他们大了,会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要不要学或说上海话。”
【话题2】 “男生班”有没有必要办
“男子班为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
“上海中小学生各年级、各科目女生成绩全方位超越男生的现象令人吃惊,但我坚决反对办‘男校’。”针对最近受到市民关注的上海市八中学的“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迎来火爆开场这一热点话题,周海旺昨天直言。而根据昨天媒体的报道,市八中学男生班启动面试遴选,首轮淘汰率达到8∶1。
周海旺认为,出现“男孩危机”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开办男校,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也不利于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周海旺进一步分析称,除了生理上和心理上女生比同龄男生发育更早,当今中小学整体教育模式、教学氛围和思维方式都以女性为主导,更有利于女生发展。
2012年3月30日,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市第八中学开设“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男子实验班自批准建立以来,是不是真的存在“男生危机”,有没有必要办“男子班”等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歇过。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给受教育者提供多元的教育选择,办一所男子中学,并无不可。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处于“风口浪尖”的市八中学校长卢起升则表示,男子班本身就是一个实验项目。他一再强调,男子班并不是学校拍脑袋想出来的项目,在世界各地都有先例。卢起升希望通过扬长补短的方式,充分发挥男生的特长和潜能,并为改革提供新思路。
有言千里来评论,无言对面静悄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